20-30(29/46)
见她们姑娘了,姑娘总算是被重视起来了。云宁整理了一下衣裳,随赵管家去了正院。
赵管家将云宁领到门口就离开了,云宁独自一人进去。
云宁进去时看到一位老者正坐在案前,手里拿着一张纸。
那老人身着宽松的衣裳,长着长长的胡须,一副儒者形象。
“见过外祖父。”
老太爷顿了顿,放下手中的纸,看向云宁。
她跟女儿的眉眼长得像极了,只是整个人的气质和女儿完全不同。
“你就是二丫头。”
云宁低垂着眉眼,一副恭敬的模样。
“是。”
“你那日跟子岚说了什么,为何他整整两日不曾出门了,书院那边也不去了?”
云宁大惊,原来外祖父是兴师问罪,怪不得今日突然要见她。
自从那日见过陆子岚之后她就没再见过他,也不知道他究竟在做什么。
陆子岚一看就是很有想法的人,她不觉得自己能够轻易影响他,所以她觉得陆子岚的异常未必跟自己有关。
她仔细回忆自己那日究竟说了什么,道:“那日表哥见我字写得丑教我如何写字,给我拿了几本字帖,我见其中一本字帖里面的内容写得特别好,就问了问。结果得知是表哥写的,我夸了表哥几句。”
老太爷:“我听你母亲说你没读过几本书,你看得懂赋?”
云宁看了一眼老太爷的神色,有些诧异。方才那句听起来像是在兴师问罪,可后面这句却像是闲谈,她瞧着老太爷的神色也不像是生气的样子,难道是她想多了?
她没再细想,如实道:“看不太懂,就是感觉写得特别明朗,让人看了心生欢喜。”
老太爷:“你倒是诚实。”
云宁:“我什么水平外祖父一试就知道,没必要撒谎。”
老太爷点了点头,又拿起云宁练过的字,问:“为何不用我给你的《魏山帖》?”
云宁自然不能说自己要留着卖钱。
“外祖父赏赐的东西太过珍贵了,怕弄脏了外祖父的墨宝。再者,我的字太丑,不配练这种字帖。表哥跟我说过,让我先从笔画练起。”
老太爷:“你倒是听劝。”
云宁:“世人常说,听人劝吃饱饭。”
这话虽然直白但意思很深刻。老太爷没听过这样的话,倒觉得有几分意思。
云宁瞧着老太爷好像没那么厌恶她?
就在这时,老太爷突然问道:“你如何认识孟相的?”
云宁先是愣了一下,随后惊讶地看向老太爷。
有个问题一下子想通了。
她来的那日老太爷还不愿见她,过了没两日就给她送了《魏山帖》,今日又愿意见她了,且看老太爷今日的态度,似乎对她挺满意的。
舅舅曾说过外祖父很难改变主意,他对她的看法根深蒂固,不容易转变。
所以,老太爷之所以会对她改观是因为孟相?孟相定不会因为这样的小事写信的,难道她来的那日老太爷见的人是孟相?
想清楚这些后,云宁道:“在南州时认识的。”
孟相想抓的人早就抓到了,此事也没必要再隐瞒,因此云宁将此事细细跟老太爷说了。
“……孟相没有因为此事怪罪于我,我十分感激。”
老太爷终于笑了:“你倒是有几分聪明。”
看着老太爷的笑容,云宁觉得事情似乎有了转变。
“外